联合指挥大厅的玻璃穹顶滤过午后的阳光,把原本属于艺术博物馆的高挑空间照得半明半暗——穹顶下悬着的霸王龙骨架仍保持着前爪前探的姿态,骨骼缝隙里漏下的光落在大理石地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银。汪淼跟着史强往里走时,还在留意墙上残留的画展挂钩,史强则拍着他的胳膊笑:“别看这地方以前是摆油画的,现在墙里都嵌着屏蔽层,比军区档案室还严实。你猜为啥选在这儿?没开张就改成机密机构,隐蔽性绝了。”
汪淼刚要接话,大厅门口突然传来保安的阻拦声:“哎,等一下!两位请出示参会凭证,没有邀请函不能进!”
声音落时,李扬和梁小龙正大模大样地往里头走,听见这话才停下脚步。梁小龙挠了挠头,语气轻松:“邀请函?我们来旁听的,没听说要这东西啊。”保安皱着眉摆手:“旁听也得有电子邀请函,系统里能查到才算数,不然谁都能往里闯了。”
李扬没多废话,立刻小声呼叫无所不在的小玲:“小玲,立刻黑进指挥大厅安保系统,加两个‘地方科研机构旁听名额’,生成电子邀请函,姓名填李扬、梁小龙,同步到系统数据库。”
小玲用只有李扬能听到的声音在李扬耳边传来:“遵命,我的主人,已经处理完成”
李扬闻言对保安说道:“你可以查查看,名字是李扬和梁小龙。”
保安愣了一下,在旁边的电脑上输入姓名,然后旁边的摄像头立马采集到了李扬和梁小龙的面部识别,屏幕上立刻跳出“名额有效,允许进入”的提示。保安愣了愣,还是侧身让开了路:“进去后别乱逛,会议在东侧会议室,跟着指示牌走。”
两人刚迈过门槛,就撞见站在恐龙骨架下方的史强和汪淼。史强先瞥见他们,眼睛一下睁大,语气满是诧异:“是你们俩?你们怎么也来了?”
梁小龙路过他时,说道:“当然是凭本事进来的,大史你眼神不好,没看见走的正规手续啊?”李扬没接话,拉着梁小龙往东侧会议室走——里头已经坐了不少人,各国代表穿着不同制式的制服,正低声交谈。两人找了个后排靠窗的空位坐下,刚坐稳,就看见常伟思将军从主席台后侧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史强和汪淼也跟着进了会议室,正好坐在他们前排。史强回头瞪了一眼:“这儿是跨国专项会议,别瞎嘀咕,一会儿被老外听见,还以为咱们这儿没规矩。”梁小龙冲他做了个口型“知道了”,等史强转回去,立刻凑到李扬耳边憋笑:“你看大史那紧张样,好像咱们俩是来拆台的似的。”
没等李扬接话,常伟思已经走到主席台上,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同志们,会议开始前,先给大家介绍几位代表。这位是北美战区m国海军陆战队上校斯坦顿先生。”他指着台下一位身材魁梧、面部轮廓硬朗的老外,梁小龙当即凑过来小声说:“扬哥你看,这老外长得跟《人猿星球》里的人猿首领似的,难怪是陆战队的,气场够猛。”
这话刚说完,常伟思的目光突然扫了过来,落在两人身上,眉头瞬间皱起:“你们两个是什么人?怎么进来的?”
李扬靠在椅背上,语气淡定:“就从大门走进来的,保安查了电子邀请函,让我们进来旁听。”
“谁邀请你们的?哪个单位的?”常伟思追问,声音里带了点严肃。梁小龙摊摊手:“没人邀请啊,我们自己想来听听,单位是地方科研机构,不信你看系统里的名额。”
常伟思脸色一沉,对着门口喊:“警卫!把这两个人带下去,核实身份!”
很快,两名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卫走进来,一左一右架住李扬和梁小龙。两人没反抗,任由警卫把他们架到会议室门口。刚到门口,那两名警卫突然顿了顿,像是忘了手里还架着人,松开手就转身走了,一个去走廊拐角站岗,一个去给主席台送文件,跟没发生过这事似的。
梁小龙愣了愣,拉着李扬小声问:“扬哥,他们咋就这么走了?你是不是偷偷做啥了?”
“小手段而已。”李扬漫不经心,“就用意念影响了下他们的脑电波,催眠两个普通人,很简单。”
两人转身走回会议室,刚坐回原位,常伟思就看见了。他又惊又气,对着门口喊:“警卫!警卫!”喊了半天,门口连个人影都没有——李扬用意念早就悄悄屏蔽了他的声音,外面的警卫根本听不见。
梁小龙冲常伟思咧嘴笑:“将军,不用麻烦喊警卫啦,我们就坐这儿听,保证不捣乱,不耽误正事。”
常伟思看着两人坐得笔直,又瞥了眼空荡荡的门口,脸色铁青却也没再纠缠——会议涉及跨国协作,总不能一直耗在两个“旁听者”身上。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继续:“好了,我们继续会议。目前全球各战区的焦点都集中在一件事上:敌人的进攻加强了,目标仍然是科学界的高层。”
话音刚落,主席台两侧的投影屏幕亮了起来,开始播放世界各地的新闻片段——有的是实验室外拉着警戒线,有的是记者围着医院追问,画面下方的字幕全是“知名科学家自杀”的内容。常伟思拿起桌上的一叠文件,分给台下的代表:“最近两个月,全球各地的科学家自杀人数急剧增加,你们手里的是自杀者名单,大家可以看一看。”
文件传过来时,史强先拿了一份,递了一份给汪淼,又回头瞪了李扬一眼,才把剩下的一份往他们那边推了推。李扬拿起名单翻了翻,梁小龙凑过来看,小声嘀咕:“这么多物理学家,都是搞前沿研究的,咋说自杀就自杀了?”
“汪淼教授,”常伟思的声音突然响起,“看完这份名单,你有什么感受吗?”
汪淼刚要开口,目光突然停在了名单最后一行——“杨冬(因抢救及时脱离危险)”。他的手指顿在纸上,眼神一下失了神。史强在旁边戳了戳他:“认识?不认识?想认识?”
常伟思接着说:“这些科学家都是在不到两个月内相继自杀,目前只有杨冬活了下来。不过就在刚刚,她急匆匆地出国了,据了解,是加入了最近崛起的跨国集团——桃园科技。”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汪淼猛地抬头,声音带着点急切。
“就是今天上午。”史强接过话,“杨冬服用了过量安眠药,被人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之后就离开了,没人知道她去哪了,直到刚才才查到她出国的消息。”
“他们为什么会自杀?”汪淼追问,手指仍攥着那份名单。
“原因基本相同。”常伟思拿起一个档案袋,“大多数自杀的科学家都在遗书中质疑:人类的物理学,根本不存在。这里面是他们的遗书,会后大家可以仔细看。”
史强突然拍了拍前排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正是丁仪。他侧过身对汪淼说:“杨冬的遗书不在这儿,丁仪博士,你把杨冬的遗书给汪教授看一下,她的最简单,也最有概括性。”
汪淼接过丁仪递来的一张纸,低声说了句“谢谢”。史强又凑过来小声补了句:“杨冬的男朋友,丁仪博士,发现宏原子的物理学家,研究球形闪电的。”
“我知道。”汪淼点头,目光落在遗书上,没再说话。
常伟思这时看向丁仪:“丁博士,您是物理学专家,关于‘科学边界’这个组织,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丁仪抬起头,脸色有些苍白——从常伟思提到杨冬出国开始,他就一直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沙哑:“我跟科学边界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个组织在学术界很有名。他们的宗旨是: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物理学古典理论的简洁有力渐渐消失,理论图像变得越来越复杂、模糊、不确定。所以他们希望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科学的局限性,确认科学对自然认知的精度和准度存在一条底线——底线以下,是科学没法触碰的。而现在,人类好像渐渐触碰到了这条底线。”
史强皱着眉,没听懂:“丁仪博士,你能把这事说的更清晰一些吗?比如,这底线到底是啥?跟科学家自杀有啥关系?”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丁仪的声音低了些,情绪明显有些低落。
汪淼抬头看了他一眼,轻声说:“丁博士,节哀。”
就在这时,丁仪突然转过头,目光落在后排的李扬和梁小龙身上——刚才常伟思提到杨冬加入桃园科技时,他就听见这两人小声说“杨冬现在挺好”,此刻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点急切:“你们…怎么会知道杨冬在桃园科技的情况?连她做什么研究、有什么条件都知道?”
李扬往后靠了靠,嘴角勾了勾:“佛曰,不可说。”
梁小龙在旁边补了句,还故意摸了摸下巴装样子:“就是,有些事儿吧,知道就行,说透了就没意思了。你只要放心,杨博士现在挺好,比在这儿纠结‘物理存不存在’强多了。”
丁仪被这话噎了一下,还想再问,常伟思已经开口:“丁博士,会议时间有限,先把科学边界的情况介绍完,其他事会后再说。”
丁仪只好把话咽回去,定了定神,继续介绍科学边界的运作模式——如何组织学术沙龙、如何发布研究报告,语气渐渐平稳下来。而李扬和梁小龙则在后排偷偷对视一眼,憋住笑——丁仪那副疑惑又不敢多问的样子,倒让这严肃的会议多了点趣味。
没一会儿,丁仪介绍完,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各国代表都在低头翻看遗书复印件,史强凑到汪淼耳边嘀咕:“这些老外也没说啥有用的,我在这儿待了段时间,跟你一样,啥核心信息都没摸着。”
这话刚说完,他就听见后排传来梁小龙的嘀咕声:“这科学边界听着就装神弄鬼,啥‘认知底线’,不就是忽悠科学家怀疑人生嘛,杨冬之前肯定也被他们忽悠了。”
史强猛地回头,眼神瞪得发狠,声音压得低却带着火气:“你俩再瞎逼逼试试!不用等警卫动手,我直接把你俩扔出去!知道我以前是干啥的不?刑警队长!今儿就算警卫不来,我也能揍得你俩老实!”
梁小龙刚想张嘴怼回去,李扬先抬手比了个“闭嘴”的手势,冲史强挑了挑眉——那意思像在说“别耽误会议,有话会后说”。史强看着两人那副“不怕事”的样子,气得腮帮子鼓鼓的,可转头看见常伟思已经拿起话筒,只能咬咬牙转回去,心里还嘀咕:“等会议结束,看我不收拾你俩!”
常伟思敲了敲话筒,目光扫过全场:“关于科学家自杀和科学边界的情况,基本介绍完了。大家有什么见解,都可以提出来。”
会议室里静了几秒,没人说话——北美战区的斯坦顿上校皱着眉翻看文件,欧洲战区的代表低头跟身边人交流,非洲和大洋洲的代表则显得有些沉默。常伟思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开口,便拿起话筒说:“既然大家没有什么其他的见解之后,那么散会。”
话音落下,代表们陆续起身离开。史强拉着汪淼往主席台走,看样子是要跟常伟思单独交流;丁仪则拿着杨冬的遗书,站在原地没动,眼神还时不时往李扬这边瞟。梁小龙凑到李扬耳边:“扬哥,下一场是不是要去小会议室了?看大史那架势,肯定是要跟汪淼说啥重要的,咱们得跟上。”
李扬点点头,看着史强和汪淼跟着常伟思往西侧的小会议室走,嘴角勾了勾:“放心,少不了咱们俩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