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这里自说得口干舌燥,却发现丁秋楠又恢复了那副冷冰冰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他很快调整心态,觉得今天已经是巨大进步了,至少丁医生听他说了这么多话,还吃了他的菜!
这时,丁秋楠快速而不失优雅地吃完了饭,用餐巾纸擦了擦嘴,站起身,开始收拾饭盒,语气依旧是那种礼貌的疏离:“南师傅,我吃好了,谢谢你的午饭。我下午还有工作,你请回吧。”
这是明确的逐客令了。
南易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见好就收。他连忙站起身,嬉皮笑脸地说:“哎哎,好!你忙你忙!饭盒我明天再来拿!丁医生你注意休息!” 说完,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医务室。
南易一走,刚才离开的那两个小护士就笑嘻嘻地回来了。其中一个快人快语地问道:“丁医生,南师傅又来了?瞧他对你多上心啊!天天变着花样给你做好吃的!这要换了我,早就感动得不行了!你就给人家一个机会嘛!”
丁秋楠面无表情地清洗着饭盒,听到同事的打趣,她只是冷冷地抬了抬眼,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撇清:
“你们别瞎起哄。我和南易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 我明确告诉过他很多次,不要送饭,我自己会去食堂。是他非要送,为了避免浪费粮食,我才吃的。 仅此而已。”
她这话说得义正辞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仿佛南易的一切殷勤都是自作多情。同事们听了,互相吐了吐舌头,发出了一阵善意的哄笑声,却也没人再继续深究。
.............
机修厂门口。
刘国栋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拎着一个半旧的公文包,准时出现在了红星机修厂的大门口。
刘国栋这次装扮他自己都有点觉得穿腻了何奈何现在供销社基本上都是卖这种服装的,要是去。外汇店买不仅要。这版式还没有入得了刘国栋演的这年头穿西装的人不多,刘国栋也不想成为那种特立独行人。
而刘国栋这一次来击球场整理了一下脸上带着那种惯有的、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既不失上级单位来人的庄重,又透着一股平易近人的随和。
机修厂的大门远不如轧钢厂气派,但收拾得干净利落。门口的值班员显然提前得到了通知,一看到刘国栋的派头和介绍信,立刻热情地将他引到了厂部办公楼。
早已在办公楼前等候的机修厂李厂长带着厂办主任和后勤科科长快步迎了上来。李厂长是个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的中年人,未语先笑,显得十分圆滑热情。
“哎呀!刘科长!欢迎欢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李厂长老远就伸出了双手,声音洪亮,带着夸张的热情,“早就听杨厂长提起过您,说轧钢厂采购科的刘科长是位年轻有为、能力出众的干将!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刘国栋连忙上前几步,双手握住李厂长的手,微微躬身,态度谦逊又不失身份:
“李厂长您太客气了!折煞我了! 我这次来,是奉我们杨厂长的指示,专门来向咱们机修厂的老大哥们学习取经的!给您和厂里的同志们添麻烦了!”
“哎!刘科长这话就见外了!” 李厂长用力摇晃着刘国栋的手,“咱们兄弟单位,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杨厂长也太客气了,还专门让您跑一趟!快请进!快请进!办公室聊!”
一行人寒暄着走进厂长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窗明几净,茶几上已经摆好了热茶和香烟。分宾主落座后,李厂长亲自给刘国栋递上烟,点上火,这倒是,让刘国栋有些受宠若惊,才入正题:
“刘科长,杨厂长在电话里大致说了下情况,说是想了解我们厂在物资管理,特别是特种钢材和工具材方面的一些流程和经验?哎呀,说实话,我们这小厂,比起你们轧钢厂那是小巫见大巫,哪有什么经验可谈,倒是有些土办法,不怕刘科长您笑话,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刘国栋吸了口烟,微笑着摆摆手:“李厂长您过谦了!谁不知道咱们红星机修厂在精密加工和小批量、多品种物料管理上很有独到之处!我们轧钢厂规模是大,但有时候船大难掉头,在精细化管理上,还真得向你们学习。杨厂长特意嘱咐我,要虚心请教,把真经取回去!”
他这话既捧了机修厂,又点明了来意,说得滴水不漏。
李厂长听了果然很受用,脸上笑容更盛:“既然杨厂长和刘科长这么看得起我们,那我们一定毫无保留!这样,刘科长,光听我们说可能不直观,我让后勤科的老王陪您,咱们去仓库、车间实地转转,边走边看边聊,怎么样?有什么问题,您随时问!”
“那太好了!实践出真知, 这正是我想要的!” 刘国栋欣然同意。
于是,在李厂长的示意下,后勤科王科长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十分精干的中年人接过了陪同的任务。王科长对刘国栋也是十分恭敬,一口一个“刘科长”,引领着刘国栋开始了正式的考察。
其实让刘国栋感觉意外的是,其实李厂长出来迎接他都是有点过于症状了。以刘国栋的感觉。甚至有点害怕,还好,后来都是跟这个。王科长。接触这才让刘国栋松了口气。
考察的第一站是物资仓库。机修厂的仓库比起轧钢厂的原料库要小很多,但分类明确,码放整齐。各种规格的圆钢、方钢、板材、管材,以及不同型号的刀具、量具、砂轮、焊条等耗材,都分门别类,放置在划好区域的货架上,每个货架都有清晰的标识牌。地上还用白线划出了通道和堆放区,显得井井有条。
王科长指着货架,详细介绍道:“刘科长,您看,这是我们借鉴了兄弟单位的‘四号定位、五五码放’法。四号定位就是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固定,五五码放就是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物资摆放横看竖看都是五或五的倍数,这样清点起来又快又准,不容易出错。”
刘国栋边听边点头,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并提出问题:“王科长,我看你们这特种合金钢和高速钢是单独分区存放的,领用有什么特殊手续吗?”
“有的有的!” 王科长连忙回答,“特种和贵重材料,我们实行‘专人申请、主管审批、限量发放、以旧换新’的制度。 车间需要用时,必须由班组长以上人员填写专门的申请单,写明用途、规格、数量,经过车间主任和主管技术的副厂长签字批准后,才能到仓库来领。而且,比如用了报废的旧刀具,必须交回来,才能领新的,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消耗,避免浪费。”
“嗯,这个办法好!” 刘国栋赞许道,“特别是‘以旧换新’,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那边有时候旧件回收管理不够严格,容易造成流失。”
接着,他们来到了工具库。这里的管理更加细致,每个工具柜都上了锁,不同类型的扳手、钳子、钻头、丝锥等,都挂在板子上或者放在有格子的盒子里,一目了然。
王科长介绍:“工具这块,我们实行个人工具和公用工具分开管理。常用的扳手、螺丝刀之类的,配发到个人,责任到人,丢失损坏自己负责。精密、贵重或公用的工具,比如千分尺、卡尺、大型电动工具,都是集中保管,凭牌借用,用后及时归还,并有专人负责保养。”
刘国栋仔细查看了工具借用登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借用人、工具名称、编号、借出和归还时间、经办人等信息。“这个台账做得很细致,责任清晰,便于追溯。”他点评道。
随后,他们深入到了机加工车间。车间里机床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王科长带着刘国栋边走边看,重点介绍了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的管控。
“刘科长,您看,我们每个机床旁边都有个物料盒。”王科长指着一个车床旁的小铁盒说,“工人根据加工图纸和工艺卡片,估算出需要多少刀片、多少冷却液,然后一次性从仓库领出来,放在这个盒子里,按需取用,避免来回跑仓库,也减少了随意浪费。 下班前,未用完的要退回仓库或者登记数量,第二天接着用。”
刘国栋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看到工人在更换磨损的车刀时,确实是从身边的物料盒里取用新的,然后将旧刀片放入一个标着“废品回收”的小桶里。整个流程看起来很顺畅。
“这种‘班组合账、定额管理’的模式,确实能有效降低消耗。” 刘国栋若有所思地说,“王科长,你们在制定这些物料定额的时候,是怎么测算的?依据是什么?”
王科长见问到了关键点,更加认真地回答:“这个主要是靠历史数据积累和工艺改进相结合。我们后勤科会和车间、技术科一起,对过去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各种产品、各种工序的物料消耗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平均先进水平作为基础定额。然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人操作水平提高,这个定额还会定期调整优化。目标是既保证生产需要,又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刘国栋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不时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比如不同工种耗材差异、如何应对紧急生产任务时的领料、废旧物资如何处理变现等。他的问题专业、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采购和物资管理领域的熟悉,让陪同的王科长不敢怠慢,回答得也更加详细深入。
整个考察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刘国栋态度谦和,没有半点上级单位的架子,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对机修厂的一些具体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这让王科长和偶尔过来陪同一下的李厂长都感到脸上有光,心情舒畅。双方交谈甚欢,气氛融洽。
而这一次交流学习也确实让刘国栋学到了不少东西,之前刘国栋对于采购采买都是一知半解,属于感样子上架手下人会做的比他多。这一点是刘国栋自始至终都意识。到的问题,可。如今经过这么一交流,他发现之前。自己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十分先进的,这样刘国栋。对于管理好轧钢厂,这是更加信心十足。
“刘科长,咱们这仓库和主要车间的流程大致就是这样。您看,时间还早,要不我陪您去几个主要生产车间也转一转?比如焊接车间和装配车间,看看一线工人们具体是怎么使用这些物料和工具的,这样更直观!有些细节,光在仓库看台账是体会不到的。”
刘国栋正有此意,他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实地看看一线操作,往往能发现更多真实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细节。立刻欣然同意:
“王科长这个提议太好了!实践出真知, 我正想深入一线学习学习呢!那就辛苦您带路了!”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 王科长笑着摆手,引着刘国栋朝厂房深处走去。
焊接车间离主仓库不远,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滋啦滋啦”的电焊声和金属敲击的脆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臭氧和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味。
走进车间,光线比外面稍暗,但一盏盏悬挂的照明灯将一个个工位照得雪亮。工人们都戴着深色护目镜和厚手套,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焊接作业,焊枪喷吐着耀眼的蓝色电弧光,焊花四溅,一派繁忙景象。
王科长边走边向刘国栋介绍:“刘科长,这就是我们的焊接车间。主要负责一些结构件、支架、壳体的焊接和修补。您看,他们用的焊条、焊丝,还有保护气体,都是根据工件材质和工艺要求,从仓库按定额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