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等着。”
总不能看着老板的厂子还没开工就黄了。
机票不好。
换做去年,民航还是属于空军代管的阶段,今年才改制为企业。
不过,换做去年,特区政策也还没有出来,他也不可能认识祝如意这个港商。
买机票也是要介绍信的,俞泽依旧是找外贸部黄老帮忙,理由就是参与外贸部组织的特区经济调研。
带着介绍信去西单明航大厦就可以买票,机票要一百多一张。
帝都去鹏城的航线一周只有一到两班。
俞泽预定了下一周的。
云瑶忙着学校和孩子,不和他一起去。
……
飞机在云层里颠簸,俞泽望着窗外在变化的云海,心里在盘算祝如意的事情。
落地机场后,还要再转车去鹏城。
再过几年,来鹏城可是要边防证的,不然就算“偷渡”。
车窗外,稻田和工地相继出现。
崭新的标语牌上还写着“发展才是硬道理”几个字。
祝如意派来的司机早已等候在车站,表面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车,拉开车门坐进去确实别有洞天。
俞泽估计,这车十几万,里面的改造应该最少一百万打底了。
用后世的一句话说就是:土豪就是任性。
车子驶入工业区,脚手架随处可见,没过多久,就到了祝如意盘的厂房处。
“俞先生,你可算来了。”门口迎他的人操着一口港普。
俞泽微不可察地挑挑眉,听惯了俞同志,忽然叫先生,还真不习惯,“祝老板呢?”
“我们小姐正在里头和管委会的人吵呢!”带路的叫阿敏,是祝如意的手下之一,“我们从港城运的第一批尼龙布被扣在海关了,说是成分不明要抽样检测?”
阿敏觉得这就是在故意刁难他们,一批布有什么好成本不明的,难道穿了还会中毒?
他们办厂没有用鸿氏集团的名义,是祝如意的名,要是以集团名义,他们哪敢这样?
要他说,直接砸个几百万,那些人吭都不敢吭一声。
祝如意港城地库里那十几辆豪车,随便拆个轮胎下来都让这些小人撑死。
本来千里迢迢跑来做这什么小成本的加工生意他就觉得是在过家家,布料加工,不就是纺织厂?
卖衣服能挣几个钱?
要知道,夏国街上的人们衣服都打补丁,还崇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得猴年马月才能挣钱?
办公室里,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正在对祝如意说话,“祝女士,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
外资企业在咱这办厂,就得用咱们指定的队伍,这不也是为了保障你们的安全嘛!
你一个港商,在内地就得守内地的规矩。”
这个男人是工业区管委会的副主任蔡惠孔,脸上满是不屑。
祝如意坐在另一边桌子的椅子里,俞泽看到办公室的装潢,眼皮不受控制的抽了抽。
外面土厂房,里面大宫殿?
这又是大地毯又是水晶灯,怪不得这胖男人想要钱。
祝如意见俞泽进来,眼神示意他坐下。
俞泽从包里掏出一份特区文件,放在桌上,眼睛直视男人,“主任,中央文件里说得很清楚,特区要为外资提供便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你们这指定建筑队、虚报价格,是符合哪条政策?”
蔡惠孔瞥了一眼文件,脸色微变,随后又强硬起来,“你是哪来的毛头小子?
这是我们地方的补充规定,你懂什么!”
“哦?
什么补充规定,比中央政策还大?!”
这话是外面响起的,一道影子逆着光投在祝如意的复古地毯上,人影清晰起来。
俞泽眼神微张,刘康书记怎么会在鹏城。
刘康走近俞泽,“我刚到任,你这倒是热闹。”
俞泽这回是真惊讶了,康叔这是从黑省向阳县县委书记摇身一变成了鹏城的书记?
“蔡主任,地方补充规定也得在中央政策的框架内。
你这指定建筑队、刁难外资企业的做法,怕是越界了。”
刘康原本在向阳县的时候,身上的气场就不一般,完全不像普普通通的县委书记。
现在调任到特区,身上更加气场强大。
蔡惠孔腰杆下意识地弯了弯,可嘴上还在强辩,“刘书记……
我这也是为了规范管理,万一外资企业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出了问题谁负责?
像这批被扣的尼龙布,海关那边都说成分不明,保不齐有问题呢。”
“成分不明?”祝如意从手包里甩出一叠文件,摔在蔡惠孔面前的茶几上,珐琅杯被震得叮当作响。
“这是香港纺织业总会的检测报告,还有国际通用的面料成分认证。
你看不懂英文没关系,我让人翻译成中文了,每一项指标都清清楚楚!”
俞泽拿起文件翻了两页,抬头看向刘康,“这批布料是祝老板特意从香港调的高档货,海关扣了三天,说是要抽样送检。
同批次从广州入关的布料早就流通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有人故意卡脖子。”
刘康拿起检测报告翻阅了下,看向蔡惠孔,“海关那边负责这批货的是谁?你跟他很熟吧?”
章纲:
两千字写和当地腐朽人员,主角以前的朋友就是他以前在襄阳县的县委书记调令声直到了特区当新的县委书记,也就是刘康来救场。
两千字写江威也不太顺利,但他直接拿了点钱摆平。
除了钱他还用色摆平。
他搞了一个茶馆在1979年底,表面是茶馆,实际上弄了桃色交易,贿赂那些还没有被清查的官僚。
这个时候被主角发现了,成了刘康上任的第二个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