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英很有自信地说道:“别看这两个小子给日本人效力,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方寸。何况他们自身也受着日本人的压迫,我估计他们不会愚蠢到自己把自己给出卖掉。”
郑德林非常相信二小姐,他点点头表示赞同。两人当即决定,先去找宋会长汇报一声。
等见了宋会长,几个老板正焦虑地等着。尤其是那个姓王的老板,一袋烟接着一袋烟地抽着,一进屋子,满屋子都是烟气。大伙一看到他们回来,都关切地询问情况。
梁红英自信地告诉众人:“成了,东西已经拿到手了!”
话音刚落,满屋子立刻欢腾雀跃。唯有那个姓王的老板,显得有些无地自容,他低着头,什么也不说。梁红英没和他计较,只是再次叮嘱在场的人:“明天晚上,一定要把大伙都召集到刘家大院,时间紧迫,绝不能耽误!要是鬼子发现武器丢失,定会更加狂暴,说不定还会有极大的反弹。我们早点把队伍组建起来,才能早点跟他们抗衡。”
她又特意嘱咐小堂和小于:“你们俩一定要当好联络员,把消息准确传达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
处理完这些事,天色已将近黎明。梁红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曹家大院,一进自己的屋子,便倒头大睡,这一觉直接睡到了过晌午。
刚一醒来,梁红英就听见隔壁屋子有人说话。说话的正是父亲曹正平,另一个声音则是四姨娘。只听四姨娘说道:“这次咱们不声张,我怕红英这孩子反对,就托了几个媒人去省城搜罗,专门找那些达官贵人、地位显赫的。省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多,咱们得找一个能压过柳承乾、和霍云龙这号人的,老爷,您看行不行?”
曹正平听了,嗯了一声道:“这样也好。红英要是能有个得力的靠山,我也就放心了。不过,你找的这媒人靠谱吗?可别给咱们惹来麻烦,就像上次,来了一大帮子人,还有日本人,简直是灭顶之灾!要不是那个神秘人解了困局,咱们家现在都没法安宁。”
四姨娘呵呵一笑,说:“老爷,这怎么可能?上次是有人故意给咱们使坏,这次我怎么会再出那样的错?您也知道,大太太她们母女俩,早就剑拔弩张地要跟红英对着干了。我要是不伸手帮衬一把,红英哪是她们的对手?这孩子也真让我不省心,您刚把大事交到她肩上,她就连家都不沾了。”
“小声点!”曹正平连忙制止,“她回来了,就在屋里睡觉呢,看样子挺累的,估计是商会那边事务繁忙,也难为她了。如今这世道,大伙只有齐心合力对抗日本人,才有出路啊。”
四姨娘却不以为然,反驳道:“对抗什么对抗?日本人又没把刀架在咱们脖子上,我看纯粹是多管闲事!以后商会的事,红英少掺和,自家的生计都快顾不过来了,跟他们掺合在一起,我怎么想都觉得没必要。”
“你怎么这么自私!”曹正平顿时有些动怒,声音也拔高了些,“我们商会上下,向来唇齿相依、荣辱与共。要是大家都像你这么想,早被鬼子欺负死了!你啊,真是妇道人家见识。红英的做法我支持,你帮她张罗婚事可以,其他的事就别管了。”
梁红英在屋里听得心烦意乱,尤其反感四姨娘反复提婚事,这让她满心无奈。其实她心里早有了牵挂,一直期待着那个吹笛子的神秘人出现。昨日石柱上钉着的那张银票,更让她心中燃起希望——这个人似乎一直在默默关注自己,总能在危难时伸出援手。
可他到底是谁呢?会不会认识自己?会不会就是身边的人?这人太过神秘,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梁红英越想,越觉得他应该就在身边,离得很近,说不定一直默默喜欢着自己,只是自己尚未发现他是谁而已。一想到这个神秘人,梁红英就满心憧憬,心跳也不由得加速。
她本想再装睡一会儿,听听父亲和四姨娘还会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丫鬟小朵突然闯了进来,轻轻摇着她的胳膊:“小姐,您醒醒,您醒醒!”
梁红英猛地翻过身,赶紧问:“小朵,怎么了?”
小朵急声道:“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有急事要找您。”
梁红英不敢耽搁,迅速穿好衣服,也没来得及跟父亲打招呼,就跟着小朵出了大院。到了门房一看,等着她的正是小堂和小于。
两人一见面,就急忙上前汇报:“小姐,我们得到一个重要消息!”
“什么消息?”梁红英追问。
小于连忙说:“有知情人透露,鬼子今天晚上要有大行动。我们托人仔细打听了,他们今晚要出城,去西边的盘龙镇扫荡。”
梁红英一听,精神立刻紧绷起来,又追问:“你们打听清楚了吗?他们去盘龙镇扫荡什么?”
小堂答道:“听说盘龙镇那边有人造反,还杀了不少日本鬼子,那边已经乱套了,需要这边派大队人马过去,剿灭那里的反抗组织。”
梁红英听完,心中猛然生出一计。她立刻问小堂和小于:“之前通知的那些人,你们都联系到了吗?今天晚上,他们能不能按时到刘家大院集合?”
小于点头道:“来是一定能来,不过人不会太多,估计能有大几十个人。”
梁红英思索了一下,觉得有几十个人也够用了,毕竟武器数量也有限。她顾不上再多说,当即跟着小堂和小于赶往刘家大院——这里地处隐蔽,还算安全。
到了地方,几个人直接钻进马棚,开始给枪支装子弹、上膛,一共整理好了六十支枪,其中大多是步枪。
天渐渐黑了下来,梁红英先命令小于去侦查鬼子的动向,让他随时回来汇报;又让小堂去催促名单上的人,让大家尽快赶来集合。她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伏击鬼子的计划。
随后,她亲自骑马回家,通知了小丁和涂大鹏,让他们俩过来帮忙。回去的路上,她突然想起,盘龙镇的老板孙海成因为处理生意上的事,还在曹家没离开,心里不由得一喜:这可太好了!
见到孙海成,梁红英急忙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把紧急情况告知:“孙大哥,今天你必须赶紧赶回盘龙镇,刻不容缓!”
孙海成一脸不解,忙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你们盘龙镇已经被鬼子盯上了!”梁红英语速极快,“他们已经集结了大批人马,今晚就准备去扫荡你们镇,主要是针对你们那些反抗组织。”
孙海成一听,吓得身子一震,声音都有些发颤:“那……那怎么办?我们这不就完了吗?”
梁红英眼神坚定,沉声道:“我们卧龙镇这边也组织起了武装队伍,正好可以给鬼子来个半路伏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所以你今天必须快马加鞭赶回去,让镇上的人做好准备,多组织些人手。不然的话,全镇的人都要遭殃了!”
孙海成不敢怠慢,连忙问:“要伏击他们,咱们选在哪里?”
“我已经派人盯着鬼子的动向了,估计他们晚上行动,进盘龙镇扫荡。”梁红英又说,“你们盘龙镇附近,最险峻的地方就是老虎口。今晚我会带着队伍赶到那里,你回去之后,也把镇上的人调到老虎口,有多少算多少,咱们在那里会合。”
孙海成点点头,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干。他当即带着两个手下,披着黄昏的余光,快马加鞭,往盘龙镇赶去。
而梁红英这边,回到刘家大院时,已经有人稀稀拉拉地来报到了。她看了看,来的都是精壮的小伙子,赶紧命令小丁和涂大鹏,把整理好的武器分发给大家,顺便教他们怎么使用——虽说队里也有会用枪的,但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多加操练,只能简单指导几句,连手雷、手榴弹也一起分了下去。
等到晚上十点多,武器全部分发完毕,还有人陆续赶来。梁红英从中挑选了精壮的小伙子,又调换了几个人;没有武器的,就让他们留在大院里待命。最终,拿到武器的加上小丁和涂大鹏,一共凑成了一支六十多人的小队伍。
梁红英把今晚的计划和情况跟大伙说了一遍,问大家愿不愿意跟着干。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眼中满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没有一个人退缩。
就在这时,小于匆匆赶了回来,向梁红英汇报:“小姐,鬼子已经集结部队,整装待发了!”
梁红英忙问:“规模有多大?”
“他们几乎是倾巢而出,不下一千多号人,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守据点!”小于答道。
梁红英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头发根都有些发炸。她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六十多个兄弟,心里清楚,这将是一场生死决战。能不能打赢,她也没底——双方力量差距太大了,就算加上孙海成带去的盘龙镇的人,总共也不过一百多号人。偷袭或许能成功,但想把鬼子全歼,几乎不可能。
可即便如此,梁红英也觉得这一战必须打,没有退路。只可惜,时间太紧迫,她联系不上紫阳大哥,只能先靠自己。哪怕打不垮鬼子,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惹的,不是他们想扫荡哪里,就能扫荡哪里的!
让梁红英稍感欣慰的是,队伍虽然人少,但装备还算精良,而且来的人几乎都带来了马匹。有了马匹,行动速度就能大大提高,也能及时抢占最有利的据点。
想到这里,她不再犹豫,当即带领着这六十多号人,快马加鞭直奔老虎口。一路上,没人敢有丝毫耽搁,个个精神抖擞。
子夜时分,队伍终于赶到了老虎口。可按照约定,孙海成他们的人马却还未到来,这让梁红英有些焦急。
她先让大家把马匹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然后亲自勘探地形,最终决定让队伍从半山坡居高临下埋伏,山坡上布满了大石头,正好可以隐蔽。她让兄弟们都藏在石头后边,反复叮嘱:“都安静点,千万别发出动静!”
刚布置好没多久,小于就匆匆来报:“小姐,从盘龙镇的方向来了一支队伍!”
梁红英推断,应该是孙海成他们。她亲自上前查看,等那支队伍走近了,先趴在草丛里仔细观察,确认不是鬼子,才从草丛里钻出来,高声喊道:“孙大哥,是你吗?”
孙海成听到声音,翻身下马,身后足足跟着五六十号人,其中还有蒋老板,甚至还有几个女子。
梁红英有些意外,问:“孙大哥,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大家都有武器吗?”
孙海成咬牙道:“嗨,武器哪有那么多!但大伙说了,就算扔石头砸,也得跟鬼子拼了!”
梁红英心中感慨他们的血性,不过打仗光靠血性不行,没有武器终究是吃亏。她赶紧把大伙引到山坡上,吩咐道:“南山坡守一半人,北山坡守一半人,都找好隐蔽的位置。”
安排好这一切,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着鬼子经过,准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