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树县开展严厉打击刑一事犯罪斗争,到年底共搜捕各类人员500余人,摧毁团伙100多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0多起。
就在一周前,李东阳等省市级高干子弟也被判了死刑,身为副省长的儿子照样不能幸免,国家的霹雳手段在短时期内起到了明显效果,社会风气迅速净化。
经过这一番雷霆风雨,就连准备在暗地里收拾高加林的小饭店老板们,不敢再起歪心。
现在只剩下偷猪肉的没有线索,因为震慑之下,厂里再没有丢过猪肉,这事儿就悬在那里。
年底肉联厂被省里评为优秀改革单位,上面通知要派代表去省城参加表彰大会。郑立新把名单报到了郑必成那里,郑必成见只有郑家父子,没有高加林,他压着火儿没有发作,关于参会人选是厂里自己说了算,为了避嫌疑,他不便多言。他直接把名单报到市里,杜永清直接拿起电话劈头盖脸怼了郑少甫一顿。
“老郑,你们是怎么回事儿?吃苦受累的事儿都是高加林去干,领奖露脸的时候,一脚就把他踢开了?”被杜永清这通没头没脑的批评,郑少甫心里升起一股别的意思。
不就是高加林救了你侄女吗?天天护着他。
老郑是有点儿冤枉的,他客气地让了高加林,可年底任务太重,年关一个月,高加林一直住在厂里,连家也顾不上,他哪有时间参加什么虚头巴脑的表彰会。对于他来说,要的是盈利,要的是效益。老郑来找他诉苦,他急忙给杜永清去了电话,把实际情况进行了汇报,得到杜永清的理解和支持。
郑立新阅历广,如今高加林的威望在基层员工中很高,郑必成和杜永清也是对他另眼相看高看,涂玉秋提醒他按目前发展形势,不出三年,他们父子如果不摆脱对高加林的依赖,肉联厂要改姓高了。
当前各种管理机制都已成熟,职工们按照既定的路子干活儿就行。他这次去省城,还有另外一个任务,没有和任何人讲,包括他爸爸。
省城解放路有个食品研究所,章有临是所长,他是小涂的姨夫,他给郑立新介绍了一个从广州回来的管理高手,这人叫陈子文。两个人交换了意见,郑立新同意给他年薪两千块,聘请他春节后去肉联厂上班,来稀释高加林的权力。
陈子文很精干,个头不高,说话气势足,皮鞋擦得明光瓦亮,一般在县城冬天没人穿皮鞋,太冻脚,食品研究所是事业单位有暖气。
见过陈子文有了初步印象,回到家给老子说了。郑少甫提醒他这事儿万万不可冒失,恼了高加林,他万一撂挑子,会加大马店和高家村工作困难。
他们父子商量好,就在高加林的合同一年到期的时候,把这个陈子文加进来,让陈子文事先把工作做到前头,即使高加林不干,也能顺利接手。反正现在的中层干部们,工作都是得心应手。
这一切高加林一无所知!郑家父子的主主要目的就是把他的分红给省下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这种想法是第一代承包企业主普遍想法,总想把钱都装到自己口袋里,别人分他的钱,跟要他的命差不多。
这种感觉刚开始还没有那么明显,年底一结算,要分给高加林四万多。这下可让郑家父子睡不踏实了。
加上他的小养猪场,一年下来收入超过了十万。郑家父子嫉妒心开始作祟,为事后如何向郑必成和杜永清解释寻找合适的理由。
腊月二十六那天,高家村来换面的人排成了大队,家家户户开始蒸白面馒头,玉米和蜀黍都喂猪了,村民只有自己吃白面了。看着一头头猪送进肉联厂,一叠叠钞票拿出来,村民养猪得到了实惠,女人孩子高兴地坐在拖拉机上去赶集,购买年货。公社集上做买卖的高兴的嘴巴咧到耳朵根上。
高明楼叼着烟卷在村里走街串户,三个生产队的队长和妇女主任用架子车拉着慰问品,对困难户五保户送温暖。
加林出于孝心,给德顺老汉在养猪场旁边箍了一口新窑,门上鲜艳红色对联映在这个见证了时代变迁的老人脸上。
马玉芳给每一个来的人发烟发糖,德顺老汉坐在屋内暖烘烘的炕上,村民排着队参观这个孤寡老人的新居,“德顺叔,以前想过没有,你的日子能过到今天?”
“快入土的人了,看着每一家这日子跟掉进蜜罐样,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啊!现在住进了新窑,都是玉芳这女子孝顺啊!”
玉芳如果不同意,高加林即使有心,也不会这么顺利在短时期内给他的德顺爷爷一个崭新的家。
养猪场的空地上村民陆续到齐,高加林还没有从厂里回来,他带着高三星、刘挺柱、高三洋去厂里结款,今天要把钱发到村民手里,婆姨带着孩子们等得急不可耐,一会儿勾着头看看那辆熟悉的拖拉机回来没有?
农村的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高加林虽说放了几天假,可是一天都没闲着,迎来送往的,让他感觉上班才是真正的休息。家里家外都是玉芳照应着,让高玉德两口子省了很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