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樟木箱的铜锁就被轻轻拨动。我披衣走到门口,正看见朵朵踮着脚从箱子里抽出银簪,红绒线在她掌心绕成个乱糟糟的团。\"嘘——\"她把食指按在唇上,另一只手拎着天文望远镜的便携袋,\"姑姑说太阳升起时能看见水星,我要带太奶奶的银簪一起看。\"
母亲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手里攥着外婆的老花镜。镜片被她用麂皮擦得透亮,镜框的裂缝处缠着我去年换望远镜时用的绝缘胶带,倒比原来的黑框多了几分俏皮。\"让她去吧。\"母亲的声音带着晨露的湿润,\"当年你太奶奶也是这样,天不亮就揣着银簪去菜园,说露水打湿的菜才鲜灵。\"
我们跟着朵朵穿过晨雾弥漫的小巷,她的小皮鞋踩过水洼,银簪在发间晃出细碎的光。巷口的老槐树抽出新芽,树影落在母亲肩头,竟和二十年前太奶奶站在这里的模样重叠——那时太奶奶总在树下纳鞋底,银簪别在蓝布围裙上,针脚穿过千层底的闷响,和此刻朵朵哼的儿歌节奏莫名合拍。
\"就在这儿!\"朵朵蹲在天文台的观测台旁,把银簪插在水泥缝里。我调试望远镜焦距时,她突然指着目镜惊呼:\"水星旁边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母亲凑过去看,老花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哪是水星,是你太姥姥的老花镜反光呢。\"镜片确实正对着初升的太阳,在镜筒里投出个小小的光斑,像给遥远的行星系了个银亮的结。
回家路上,朵朵非要用银簪给我别头发。她的小手笨拙地穿过发丝,簪尖偶尔蹭到耳廓,痒得人想笑。\"太奶奶也是这样给妈妈梳头的。\"母亲走在我们身后,手里把玩着我那本三年级的练习册,昨夜朵朵在\"看图写话\"旁画了串糖葫芦,糖衣的金边差点盖住母亲当年的红笔批注:\"观察要仔细。\"
樟木箱在正午的阳光里微微发烫。我把望远镜观测记录塞进外婆的镜盒,发现里面多了张画——朵朵用银簪尖蘸着墨汁画了四颗星星,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太奶奶、太姥姥、妈妈、姑姑\"。母亲正往箱子里铺新晒的棉布,那是她用太奶奶留下的织布机织的,蓝白格子间还留着银簪划过的痕迹,是教朵朵辨认经纬线时做的记号。
\"姑姑教我纳鞋底吧!\"朵朵突然翻出太奶奶的针线笸箩,粗麻线缠在她手腕上,活像戴了串麻花银镯。我捏着她的小手穿针时,母亲在一旁翻出老照片:1985年的春天,太奶奶握着母亲的手纳鞋底,阳光透过窗棂,在针线上织出细细的金线;2003年我学系鞋带,母亲的手掌包着我的小手,鞋带在水泥地上摆出歪歪扭扭的蝴蝶结;而此刻,朵朵的银簪正悬在布面上,针尖落下的地方,母亲悄悄用粉笔画了个小小的星号。
暮色漫进堂屋时,樟木箱的铜锁又咔嗒合上。朵朵把今天的观测记录折成纸船,塞进箱子最底层,旁边是母亲新纳的鞋垫,针脚比太奶奶的略疏,却在脚心位置特意绣了个太阳——那是朵朵说的\"会跟着人走的星星\"。
夜风掀起箱盖的缝隙,樟木香气混着饭菜香漫出来。我看见银簪在暮色里泛着柔光,它碰过太奶奶的顶针,挨过母亲的课本,此刻正贴着朵朵的画纸,像在给时光的长绳打个永远解不开的结。母亲说得对,有些东西从来不会走远,就像太奶奶的针脚藏在母亲的鞋垫里,母亲的温度留在我的练习册里,而我的星光,终将落在朵朵仰望星空的眼眸里。
明天太阳升起时,朵朵大概又会举着银簪跑出门。或许她会用它在沙滩上画星图,或许会用它给布偶别围巾,又或许,会像当年的太奶奶那样,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用这支穿越了时光的银簪,为新的岁月,轻轻挑亮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