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大胜的余波,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彻底改变了三国的力量格局与战略态势:
原本最为弱小的刘备一方,此刻紧握益州天府,拥汉中全境,尽收荆北锁钥,襄阳、樊城、南郡、宜都等地全为刘备所得,并且重得长沙。疆域空前辽阔,东西贯通,面积约有130万平方公里。襄阳成为插入中原的利刃,成都则为坚实后盾。
并且在刘长明“新政”与荆州“三缓一兴”强力吸纳流民,人口激增至约200万,益州约有100万,汉中及东三郡之地约有人口40万,荆州新附及恢复约有人口60万,且增长势头迅猛。
而其总兵力也膨胀至约18万。关羽荆州兵团约有水军3万,陆军4万;魏延汉中兵团皆为山地劲旅,约有3万人;成都中枢及各地镇戍军约有8万人。水师实力因缴获、新建及控制汉水而大幅增强。
而刘备集团也全面转入了规划的“固本培元”期。荆襄、益州新政如火如荼,北线“疲曹”袭扰持续不断。对东吴外松内紧,沿江布防森严。
曹魏仍旧虎踞中原,伤而未死。
虽失襄樊重镇及南阳部分区域,但中原腹地司隶、豫兖冀青徐并幽大部根基未动,仍是最大势力,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
人口基础仍然雄厚,约有400万人口,但襄樊损失及流亡影响不小。而兵力方面,纸面兵力仍雄厚,约有35万人,但精锐,尤其中原野战军损失惨重,士气受挫。战略被迫全面收缩防御:
曹休死守宛城,张合屯驻叶县,构成南阳铁桶防线。
曹真坐镇长安,加固潼关、武关,严防汉中方向。并且加速整编军队,提拔郭淮、孙礼等新生代将领,恢复战力。 对刘备忌惮极深,全力防守,并且想要伺机离间孙刘。
对于江东既恨其无能,又需其牵制刘备,暂取守势观望。
东吴保有江东六郡、部分江北地区、交州全境,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而且江东未经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仍有210万,
东吴总兵力约14万。但吕蒙败亡损失大量精锐骨干,水师元气大伤,陆战精锐折损严重。战略彻底转向防御与舔伤。
陆逊被火速提拔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假节,总督荆州诸军事夏口以西,成为江东新的西线柱石。
并且不计代价加固夏口-柴桑-濡须口防线,广筑堡垒烽燧,多造轻型快船如蒙冲、走舸,日夜操练。
朱然守柴桑,全琮守濡须口,与陆逊成犄角。
对蜀汉,表面臣服,接受屈辱盟约,送城纳贡。实则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将关羽、赵云视为死敌,将蜀汉视为最大威胁,防备等级提升至最高。
对曹魏,维持表面和平,避免两线受敌。
其内部,厚葬追封吕蒙,极力安抚其旧部及寒门势力;同时加速整合资源,恢复国力,等待复仇之机。
襄阳城头,关羽按剑独立,墨绿战袍在浩荡春风中舒卷如云。脚下是刚刚沐浴过血火的新附雄城,眼前是奔腾不息、流向北方的汉水。身后,是兄长交付的荆襄九郡和七万虎贲。
军师中郎将徐庶悄然立于身侧:“君侯,新政条陈已发各郡,蒯异度、马季常已着手实施。‘天眼’回报,陆逊在夏口日夜督造战船,沿江烽燧倍增。”
关羽目光沉静地扫过北方广袤的中原大地,又转向东南方向那森严的江防。他缓缓抬起手,指向汉水奔涌的方向,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襄阳城厚重的基石:
“三年。三年之内,此城,此地,当为吾兄北定中原之跳板,亦为震慑江东之铁壁!传令三军:整饬武备,修葺城防,屯田积谷——以待天时!”
汉水汤汤,奔涌向前,仿佛承载着新生的力量,冲刷着旧日的河山。襄阳城头,“汉”字大旗在春日晴空下傲然飞扬。一个以荆襄为心脏,以益州为后盾的新生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天下棋局之中。短暂的和平之下,曹操的怨恨、孙权的蛰伏、刘备的雄心、诸葛亮的谋划、关羽的威压……无数暗流在荆山汉水、长江黄河之间汹涌交汇。威震华夏的辉煌,只是拉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序幕。天下这盘棋,落子无悔,胜负,犹在未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