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暮春,南州城郊的拆迁片区尘土飞扬,老旧砖房接连被推倒,废墟里偶尔能捡到生锈的铁具和破碎瓷片。林砚刚带着警员完成拆迁区的安全巡查,传呼机突然急促响起,屏幕闪过“城郊拆迁区老宅发现尸骨,速往”。
“走,出事了。”林砚收起传呼机,朝警车快步走去。苏晓拎着勘查箱紧随其后,赵伟已经发动引擎,警车碾过碎石路,朝着拆迁区深处驶去。
现场围了不少施工工人,警戒线外议论声此起彼伏。施工队负责人脸色惨白,见林砚到来,急忙上前:“林队,我们拆到第三排老宅时,挖机撞碎墙角,就从墙里挖出了这个……”
林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坍塌的墙角下,一截白骨赫然露在泥土里,周围散落着破碎的衣物纤维和锈迹斑斑的纽扣。苏晓立刻展开勘查,用毛刷清理白骨周边的泥土,随着泥土剥落,一具完整的骸骨逐渐显露,骨骼上还粘连着少量腐烂的衣物碎片,看款式像是七八十年代的粗布衣裳。
“初步判断尸骨埋藏时间至少五年以上,具体死亡时间需要带回实验室检测。”苏晓蹲在骸骨旁,指尖轻触骨骼表面,“颅骨有明显凹陷痕迹,疑似钝器击打致死,死者性别女,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
林砚环顾四周,这座老宅早已破败不堪,屋顶塌陷大半,墙面布满裂缝,地面散落着废弃的家具残骸。“拆迁区的老宅登记信息查了吗?这房子以前是谁住的?”他转头问赵伟。
“已经联系街道办了,”赵伟翻看笔记本,“这片老宅是七十年代的职工宿舍,登记的户主叫陈桂兰,1985年之后就没人住了,街道办说她当年突然失踪,家人报过案,但一直没找到人。”
林砚走到骸骨旁,目光落在散落的纽扣上——纽扣是塑料材质,上面印着当年国营纺织厂的标志,和苏晓手里衣物碎片的布料一致,都是纺织厂职工工装的料子。“死者大概率是陈桂兰,先提取骸骨和衣物纤维,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另外扩大勘查范围,看看能不能找到凶器和其他遗物。”
苏晓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骸骨分段装入物证袋,又用载玻片收集了墙面泥土和衣物纤维。赵伟则带着几名警员在老宅废墟里仔细搜寻,没过多久,在坍塌的灶台旁,找到了一把生锈的铁锤,锤头边缘有明显的凹陷,疑似撞击硬物所致。
“林队,你看这把锤子,”赵伟拎着铁锤走来,锤头用塑料袋裹着,“上面的凹陷痕迹,会不会和死者颅骨的损伤吻合?”
林砚接过铁锤,仔细观察凹陷处,又对比了苏晓拍下的颅骨照片:“很有可能,带回实验室检测一下锤头是否有骨骼残留和血迹反应,虽然时间久了,但或许能检测到痕迹。”
回到刑侦大队,技术实验室里灯火通明。苏晓将骸骨放在检测台上,用专业工具测量骨骼尺寸,赵伟则在处理铁锤和衣物纤维。林砚翻看陈桂兰的失踪档案,档案里记录着她1985年3月失踪,时年二十八岁,是南州纺织厂的女工,丈夫叫王志强,两人婚后无子女,失踪前曾和王志强发生过激烈争吵。
“失踪前吵架?”林砚皱起眉,“王志强现在在哪里?有没有排查过他?”
“当年排查过,王志强说陈桂兰失踪前跟他吵完架就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他还提供了几个陈桂兰的朋友,都没查到线索。”赵伟说道,“我刚联系了纺织厂,王志强1986年就从厂里辞职了,现在在城郊开了一家小卖部,地址已经查到了。”
“走,去会会他。”林砚起身,带着赵伟赶往城郊小卖部。小卖部不大,货架上摆满了日用品,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柜台后算账,看到警察进来,眼神明显慌了一下,手里的算盘珠子掉了两颗。
“你是王志强?”林砚亮明身份,目光紧紧盯着他。
王志强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警官,你们找我有事?”
“你妻子陈桂兰,你还记得吗?”林砚问道。
提到陈桂兰,王志强的眼神躲闪了一下,低头收拾算盘:“记得,她1985年就失踪了,当年你们已经查过了。”
“我们在你们以前住的老宅墙里,发现了一具骸骨,初步判断是陈桂兰。”林砚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感,“当年你说她吵架后走了,具体吵了什么?她走的时候穿的什么衣服?”
王志强的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里的算盘“啪”地掉在地上:“骨……骸骨?不可能!她怎么会在墙里?当年我们就是吵了几句嘴,她脾气倔,走了就没回来,我怎么知道她穿什么衣服……”
“你在撒谎。”赵伟上前一步,“当年档案里记录,你说陈桂兰走的时候穿的是红色外套,但我们在老宅里找到的衣物碎片,是纺织厂的蓝色工装,你为什么要隐瞒?”
王志强的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林砚盯着他的眼睛:“王志强,陈桂兰的骸骨颅骨有钝器损伤,我们在你家老宅灶台旁找到了一把铁锤,现在正在检测,要是检测出骨骼残留和血迹,你就算不说,也能定你的罪。”
听到“铁锤”两个字,王志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我说……我说……是我杀了她,是我把她埋在墙里的……”
林砚让赵伟将王志强扶到椅子上,递给他一杯水。王志强喝了口水,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缓缓道出了当年的真相。
1985年,陈桂兰在纺织厂上班,性格爽朗,和厂里的同事关系很好,尤其是和一个叫李建明的男同事走得很近。王志强性格多疑,总觉得陈桂兰和李建明有不正当关系,经常和她吵架。3月的一天晚上,陈桂兰下班回家,王志强又跟她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桂兰说要跟他离婚,王志强一时冲动,拿起身边的铁锤,朝着陈桂兰的头部砸了下去,陈桂兰当场倒地身亡。
杀了人后,王志强吓得浑身发抖,冷静下来后,他想到老宅的墙面年久失修,有一道很大的裂缝,就决定把陈桂兰的尸体藏在墙里。他连夜拆开墙面,将尸体放进去,再用砖头和泥土砌好,伪装成墙面坍塌后修补的样子,之后又清理了现场的血迹,把铁锤藏在了灶台旁的缝隙里。
为了掩人耳目,王志强第二天就去派出所报了失踪,说陈桂兰吵架后离家出走,还故意说她穿的是红色外套,混淆警方视线。1986年,他从纺织厂辞职,搬到了城郊开小卖部,再也没回过老宅,本以为这件事会永远隐瞒下去,没想到多年后拆迁,骸骨还是被发现了。
“我后悔啊,当年要是冷静一点,就不会酿成大错,这些年我每天都睡不好,总觉得陈桂兰来找我……”王志强捂着脸,痛哭流涕。
林砚让赵伟将王志强带回刑侦大队审讯,自己则回到实验室,等待苏晓的检测结果。傍晚时分,苏晓拿着检测报告走了进来:“林队,检测结果出来了,铁锤头上确实检测到了骨骼残留,和陈桂兰的骸骨dNA一致,还有少量陈旧性血迹反应,凶器确定是这把铁锤。另外,骸骨的死亡时间推算为1985年3月左右,和王志强供述的时间吻合。”
证据确凿,王志强的供述也和现场勘查结果完全一致,这起尘封六年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林砚看着检测报告,心里五味杂陈,一场争吵,一时冲动,毁掉了两个人的人生,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第二天一早,林砚带着警员再次来到老宅,将陈桂兰的骸骨小心取出,联系了她的家人。陈桂兰的父母早已年迈,得知女儿的死讯,老两口悲痛欲绝,哭着感谢林砚帮他们找到了女儿,还了女儿一个公道。
处理完陈桂兰的后事,林砚回到刑侦大队,刚坐下喝了口水,传呼机又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市中心商场发生盗窃案,涉案金额较大,速往”。
林砚收起传呼机,起身对苏晓和赵伟说:“走,又有新案子了。”警车的引擎声响起,朝着市中心的方向驶去。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温暖而明亮,林砚知道,无论案件多么复杂,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他们都要坚守正义,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