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已经连下了七天。
夏国南部邻邦桑加国的卫星云图上,整片区域被厚重的乌云覆盖,湄公河支流决堤的消息像惊雷般炸响时,段筱棠正在省城农大的实验室里,看着念衍用手机App监控空间里的反季蔬菜长势。屏幕上刚跳出“作物成熟率100%”的提示,陆衍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背景里满是急促的雨声和电波杂音。
“筱棠,桑加国灾情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求援,农科院组建了救灾团队,我带队过去。”陆衍的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他们缺粮食,更缺能快速止血消炎的草药——空间里的储备够不够?”
筱棠几乎是立刻站起身,指尖划过实验室的玻璃窗,窗外的阳光被云层遮得严严实实,像极了末世里那场持续半月的酸雨。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只剩果决:“够。我现在就去空间整理,让念衍联系明辉的机械公司,调十辆重型卡车来,空间物资得靠他们运到港口。”
挂了电话,筱棠直接进了空间。灵泉湖的水依旧清澈,湖边的黑土上,刚成熟的小麦还带着露水,成捆的甘草、止血草堆在角落,灵鱼在湖里游得自在。她没耽误时间,指尖微动,空间里的机械臂(陆衍后来用机械空间改造的)就开始自动打包:小麦脱粒装袋,每袋五十斤,外层裹上防水布;草药分类整理,甘草切成片、止血草制成膏,装在提前准备好的密封盒里,盒盖上印着简易的使用说明——考虑到桑加国村民可能看不懂中文,念棠前两年就设计了图文版的急救标识。
“妈,明辉叔那边回话了,十辆卡车已经从机械厂出发,两小时后到仓库。”念衍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上面是桑加国的灾情现场图:村庄被洪水淹没,只露出屋顶的一角,村民抱着树干呼救,孩子们的哭声混在洪水里,看得人心揪。“还有,瑶瑶姑姑组织了二十个乡村医生,说要跟我们一起去,他们懂基础急救,还会说桑加国的通用语。”
筱棠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当年那个跟在她身后要红薯吃的小男孩,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她指了指空间里堆得像小山的物资:“你跟你爸说,把机械空间里的临时庇护所构件带上,还有抽水机,桑加国的积水得尽快排出去,不然容易滋生瘟疫。”
两小时后,城郊的仓库里,十辆重型卡车整齐排列。空间里的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卡车上,每袋粮食上都贴着红色的“段氏捐赠”标签,草药箱堆在车厢内侧,避免运输中碰撞。陆衍穿着深蓝色的救灾服,正跟团队里的农科院研究员交代注意事项,看到筱棠过来,快步迎上去,递过来一件救生衣:“这次去可能要涉水,你注意安全,别像上次在西北那样,自己冲在前面。”
筱棠接过救生衣笑了笑,当年西北查丧尸能量时,她为了采到悬崖上的草药,差点掉下去,陆衍后来念叨了她半个月。“放心,这次有念衍和瑶瑶在,我不莽撞。”她指了指正在帮医生们整理急救箱的念棠,“而且空间里我留了应急物资,真有危险,我们能随时调出来。”
车队出发时,天已经黑了。车窗外的雨还在下,陆衍靠在座椅上,拿出卫星地图,指着桑加国灾情最严重的达卡村说:“这里是重灾区,村里有五百多村民,现在被困在高地,粮食只够撑三天。我们先把物资运到港口,再转乘联合国的直升机过去。”
筱棠凑过去看地图,手指在达卡村的位置顿了顿:“我记得空间里有种速生水稻,七天就能成熟,到时候可以在他们村的高地试试种植,等洪水退了,就能有持续的粮食来源。”
陆衍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从末世里互相扶持,到这世并肩守护,他们的手已经握了几十年。“好,到了那边,我用机械空间搭个临时育苗棚,你负责用灵泉水催芽,咱们还是老搭档。”
三天后,桑加国达卡村的高地上,直升机降落时卷起的风,吹得村民们的衣服猎猎作响。当卡车车厢打开,一袋袋粮食、一箱箱草药被卸下来时,村民们眼里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光亮。一个穿着破旧衬衫的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谢谢……谢谢夏国的好心人。”
筱棠蹲下身,从草药箱里拿出一盒止血膏,递给旁边一个膝盖流血的小男孩,用瑶瑶教她的桑加语说:“涂在伤口上,很快就会好。”小男孩怯生生地接过,他的妈妈立刻拉着他跪下,对着筱棠连连磕头,筱棠赶紧把他们扶起来,心里酸酸的——这场景让她想起末世里,那些为了半块饼干就能拼命的孩子。
陆衍和团队已经开始搭建临时庇护所,机械空间里的构件不用工具就能快速组装,不到半天,十座蓝色的临时帐篷就立了起来,帐篷里还贴心地铺上了防潮垫。念衍带着明辉机械的工人,正在安装抽水机,管道延伸到积水里,启动时发出嗡嗡的声响,积水慢慢被抽到远处的空地上。
傍晚时分,筱棠在高地的空地上划出一块两亩大的地方,用灵泉水把土壤浸湿,然后从空间里拿出速生水稻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土里。陆衍站在她旁边,帮她撑着伞,雨水顺着伞沿滴下来,在两人周围形成一圈小小的屏障。“等明天早上,这些种子就能发芽,七天后收割,够村里人种两季的了。”筱棠擦了擦额头的雨水,脸上带着笑意。
这时,村里的医生跑过来,着急地说:“有个孕妇要生了,但是胎位不正,而且她有贫血,我们没有补血的药。”筱棠心里一紧,立刻从空间里拿出灵鱼汤——早上刚熬好的,用保温桶装着,还有一小袋红糖。“把这个给她喝,灵鱼汤能补气血,我跟你过去看看。”
产妇的帐篷里,光线很暗,只有一盏应急灯亮着。筱棠进去时,产妇正疼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她把灵鱼汤递过去,让产妇的丈夫喂她喝,然后坐在床边,用手指轻轻按在产妇的手腕上——末世里她学过接生,那时候缺医少药,很多孩子都是她亲手接出来的。
“放松,跟着我的节奏呼吸。”筱棠用桑加语轻声说,指尖悄悄释放了一点空间里的灵气,帮助产妇调整胎位。一个小时后,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帐篷里爆发出一阵欢呼。产妇的丈夫激动地握着筱棠的手,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谢谢你,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月亮从云层里探出来,洒在高地上。陆衍走过来,把一件外套披在筱棠身上:“累了吧?先去吃点东西。”筱棠点点头,跟着他走到帐篷外,看到村民们正围着篝火,煮着刚煮好的米粥——用他们带来的大米,就着灵泉水煮的,香气飘得很远。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朵黄色的小花,递给筱棠:“阿姨,这个给你,是我们村里唯一开着的花。”筱棠接过花,放在鼻尖闻了闻,淡淡的花香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她看向陆衍,陆衍也正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
“你说,咱们这空间,是不是就是为了守护这些而存在的?”筱棠轻声问。
陆衍握住她的手,望向远处的篝火,那里有村民的笑声,有孩子的打闹声,有新生婴儿的啼哭声——都是末世里他和筱棠梦寐以求的画面。“是,”他坚定地说,“末世我们没护住的,这世我们要护好,不仅是我们的家,还有更多像达卡村这样的地方。”
当晚,筱棠在空间里又整理出一批物资,除了粮食和草药,还有孩子们穿的衣服、学习用的纸笔。陆衍则在机械空间里改造了几台小型收割机,等水稻成熟了,就能帮村民们快速收割。念衍和瑶瑶还在帐篷里给村民们上课,教他们识别草药,教孩子们说简单的中文。
几天后,当第一批速生水稻冒出嫩绿的芽尖时,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负责人来到达卡村,看到满地的物资、整齐的庇护所、正在抽水的机器,还有长势喜人的水稻,忍不住感叹:“夏国的段氏家族和陆衍团队,不仅带来了物资,还带来了希望。”
离开达卡村那天,村民们站在路边,手里拿着鸡蛋、水果,不停地往他们车上塞。筱棠看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村庄,看着那些挥舞着手臂的村民,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她重生后想要的生活,用空间的力量,守护更多的人,让末世的悲剧不再重演。
陆衍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去下一个灾区,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
筱棠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车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这片刚刚经历过灾难,却又重新焕发生机的土地上。双空间的守护,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