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蒙宇年纪尚轻,他的学识却远非常人可及。
念端将那张纸递给雪女,雪女接过后看了看,同样不明所以。
“先生,我看不懂,这该如何着手?”
端木蓉询问道。
“跟我去厨房吧,我来教你这两种食疗方法。”
蒙宇与端木蓉一同离开房间。
“先生,您实在太了不起了。
我师父向来心高气傲,从不轻易佩服他人,但唯独对您推崇备至。”
走出房间后,端木蓉开口说道。
“那你呢?你对我怎么看?”
蒙宇含笑问道。
“您懂得这么多,我自然也是敬佩的。”
端木蓉浅浅一笑,又好奇地追问:“先生年纪也不大,为何学识如此渊博?”
“多看、多听、多学,自然就懂得多了。”
蒙宇回答。
“原来如此。”
端木蓉乖巧地点了点头。
两人步入厨房。
蒙宇像变戏法一般,不断从空间扳指中取出各种材料,端木蓉看得惊讶不已。
“这是蜂蜜!”
“这是生地!”
“这是黄酒!”
“这是冰糖!”
“这是鸽子蛋!”
“这是银耳!”
……
每拿出一物,蒙宇都耐心向端木蓉介绍,教她辨认。
“我先教你羊髓生地羹的做法。”
蒙宇一边讲解,一边熟练操作。
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端木蓉眼中闪着光彩,内心涌起崇敬与钦佩。
蒙宇实在太过出色,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世间竟有如此卓越的男子?
没过多久,羊髓生地羹便完成了。
蒙宇将它从锅中盛出,微笑道:“尝尝看味道如何?”
“好。”
端木蓉拿起调羹,轻轻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味道极好,非常美味!”
她面露陶醉,由衷赞叹。
“你先将这碗羊髓生地羹送去给你师父服用,稍后我再教你银耳鸽蛋羹的做法。”
蒙宇说道。
“好的。”
端木蓉立即端着羊髓生地羹离开厨房,片刻后返回。
“您做的羊髓生地羹,师父非常喜欢,她说味道很好。”
她回报道。
“现在,我再来教你银耳鸽蛋羹的做法。”
蒙宇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动手制作银耳鸽蛋羹。
端木蓉站在旁边,目不转睛地望着蒙宇,不知不觉看得入神。
他既能带兵打仗,又懂下厨烹饪,更懂得经营医术,实在是她心中完美的男子。
想着想着,端木蓉不自觉地脸红了。
“蓉姑娘,你在发什么呆呢?”
蒙宇见她神情恍惚,出声问道。
“没……没什么。”
端木蓉猛地回过神,脸更红了,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银耳鸽蛋羹做好了,你尝尝看。”
蒙宇含笑说道。
端木蓉拿起调羹舀了一勺,轻轻送入口中。
“真好喝!太美味了!”
“这个比羊髓生地羹还要好喝。”
她对这碗银耳鸽蛋羹赞不绝口。
“喜欢的话,就把它都喝了吧。”
蒙宇笑道。
“这不是给我师父准备的吗?”
端木蓉问。
“你师父之前已经喝过羊髓生地羹了,这份你就喝了吧,别浪费。”
蒙宇回答。
“谢谢先生,先生真好!”
端木蓉欣喜地道谢,随即小口小口喝起银耳鸽蛋羹。
在药物的调理下,念端的气色逐渐好转,病情也一天天减轻。
蒙宇时常到紫兰轩后院探望念端,关注她身体的恢复情况。
他还特意选了一个时间,将雨花剑传给端木蓉,并教她雨花剑法,嘱咐她有空多加练习。
就这样,端木蓉成为了新一任的雨花剑主。
这段日子里,紫兰轩又推出了两种新游戏:跳棋和斗兽棋。
这两种游戏一推出,便迅速受到众人的欢迎。
尤其是斗兽棋,规则简单又富有趣味,老少皆宜。
孩子们更是对这款游戏爱不释手。
除了新游戏,紫兰轩还推出了一款新茶——大红袍。
大红袍一上市,便引来不少人的喜爱与追捧。
一时间,大红袍成了热门茶品,许多人专程来到紫兰轩,只为品尝这一口新茶。
作为继茉莉花茶之后的又一力作,大红袍很快成为人们送礼的新选择。
茉莉花茶虽好,却已常见;而大红袍初现,众人皆觉新鲜。
如今,紫兰轩在咸阳城的人气居高不下,丝毫不逊于食神居。
紫兰轩已然跃升为咸阳城内首屈一指的消遣去处,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热门场所。
与此同时,蒙宇也未曾停歇。
他曾向念端许诺,要为她兴建一座医馆,故而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建造地点。
最终,他在一处繁华地段盘下了几间铺面,经过一番改造与装修,将其打造成了一座医馆的样貌。
秦国此前并无医馆,这将成为大秦首家医馆。
此外,秦国也缺乏像样的药铺。
当时人们若要看病,通常需延请医师上门诊治。
然而医师出诊费用高昂,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唯有达官显贵与富庶人家才看得起病,寻常百姓往往无力求医。
加之医师数量本就稀少,其中医术精湛者更是凤毛麟角。
秦国的医疗水平颇为有限,实则整个时代的医疗条件都较为落后。
虽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有名医扁鹊问世,但那终究是特例,寻常医师难以企及他的境界。
那时最为常见的疾病当属风寒,亦即我们如今所说的感冒。
当时的感冒多由受凉引发,因吹风受寒导致身体不适,或发热,或咳嗽。
这类感冒通常容易痊愈。
但亦不乏有人因偶感风寒而最终病故的案例。
那时的病毒较为少见,因此感冒很少由病毒引起。
除感冒外,人们也会罹患其他疾病,而这些病症治疗起来就困难得多。
有些症状颇为罕见,多数医师不明病因,无从医治。
唯有极少数医术高明的医师方能诊治,但这类医师可遇不可求,难觅其踪。
故而在这个时代生存,有时真需仰仗运气。
常见有人一病不起继而撒手人寰,英年早逝者不在少数。
医馆建成后,蒙宇通过系统将各种已加工完成的中药材逐一放入医馆的药匣之中。
这个时代的中草药尚未完备,许多药材的药用价值还未被发掘。
当时的中草药基本都需上山采集,经晾干后使用,尚未有烘干加工好的成品。
但蒙宇借助系统,将大量经过烘干制作的中药材一一填满了药匣。
不论何种草药,皆可在这座医馆中找到,可以说这是七国之中药材最齐全的医馆,独一无二。
万事俱备,只待医馆开张。
时光流转,念端的病情终于痊愈。
不过,虽然她的病症已愈,但肺结核这种疾病易复发,仍需长期调理巩固,方能彻底根治。
在紫兰轩的后院里,念端伫立庭院之中,呼吸着清新空气,恍若隔世。
她一度病重垂危,如今却彻底康复,仿佛从鬼门关前走过一遭,又重返人间,一切恍如梦境。
端木蓉站在念端身边,见她痊愈,心中满是欣喜。
“恭喜你,终于康复了。”
蒙宇开口说道。
“这都要感谢先生。
若非先生出手相助,念端绝无今日。
先生大恩,念端永远铭记。”
念端郑重地向蒙宇行了一礼,内心充满感激。
若不是蒙宇,她不可能痊愈,或许早已病故。
“我既然答应治好你的病,就一定会做到。”
蒙宇说道。
“除了承诺治好你,我还说过要为你们建一座医馆。
现在医馆已经建好,要不要去看看?”
蒙宇问道。
“真的吗?太好了!”
念端喜出望外,“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我也想去看看。”
雪女也开口道。
“好,那大家就一起去。”
于是,蒙宇、念端、端木蓉和雪女四人离开紫兰轩,一同走向医馆。
医馆离紫兰轩不远,就在同一条街上,他们很快便到了。
三人抬头望去,医馆是一座三层楼阁,虽不如食神居和紫兰轩那般华丽,却自有一股古典雅致的韵味。
古色古香,朴素而典雅。
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古朴的牌匾,上书四个秦篆大字:“大秦医馆”
。
蒙宇推开大门,带着念端、端木蓉和雪女走了进去。
一楼是一个大厅,东侧是诊病区,西侧是药柜区。
西面墙上排列着许多药匣,每个药匣上都标注着一种草药的名字,里面装着对应的药材。
“山地、当归、何首乌、连翘……这么多《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草药,难道这里都有?”
念端惊讶地说道。
《本草纲目》中许多草药本是世间难寻,而这些药匣上竟写着这些名字,难道医馆里真的都有?
蒙宇走上前,拉开一个个药匣,里面果然装满了药材。
“里面居然真的装满了草药!”
念端看到这一幕,又惊又喜,感到不可思议。
此时,念端、端木蓉和雪女三人皆目瞪口呆,心中震撼不已。
这里的药材种类之丰富,简直是一个草药宝库。
“这些药材,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念端好奇地问道。
她行医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药材,今日算是大开眼界。
“这些小事不用操心,以后医馆缺了什么药材,只管告诉我,我会派人送来。”
蒙宇说道。
“随我去后院看看吧。”
他随即领着念端、端木蓉与雪女穿过医馆楼阁,来到后方庭院。
院中屋舍整齐,环境清幽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