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的雨说下就下,省委小礼堂门口的石阶被砸出一片细碎的银光。九点整,门在身后合拢,李一凡抖掉袖口的水珠,目光像刀一样扫过一圈人:组织部、纪检、住建、财政、金融分局,还有四个试点市的一把手。
“今天不开空会,”他把笔放在桌角,“只做两件事:拔钉子,立规矩。”
屏幕亮出两行大字——“以查促建”。下面是三张表: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修复清单。表格边正往外扩,像潮水推着堤岸。
“桂浦大厅先来。”他点名。
魏乔站起,声音干脆:“昨晚自查,发现‘咨询’被当‘受理’的误触率仍有3.6%。说白了——有窗口怕启动时钟。”
话音落下,后排两名副处的肩明显一抖。李一凡不抬眉:“怕时钟,就别坐窗口。今天下午四点前,弹窗纠偏上线;七天后误触率降到1%以下。完不成——黄卡。”
“是!”魏乔应得几乎带出回声。
“岭海。”他又点。
秦晟把一张照片投到大屏:北岸安置房某栋,消防联动测试失败,红灯刺眼。“我已否决,现场返工两小时内复验。”
李一凡点头:“该否决就否决。今晚之前,把‘否决—返工—复验’三段节拍贴到每栋楼的电梯口,让群众看见你们怎么改。”
“韶川。”
黄芷翻开夹子:“电子回执平均延时二十分钟,理由是‘系统卡顿’。”
“截图呢?”
“三页日志。”
“好。”李一凡看都不看,把笔尖点在桌面上,“当日补偿,当日上墙;谁再把‘卡顿’当护身符,停岗学习。”
“岭北。”
韩青把‘职住一体’抽签录像链接扫到屏幕:“一处晚传二十分钟,我让经办现场致歉、补传、标注。”
“致歉要让人听见,补传要让人看见。”他淡淡一句,“整改证据要比宣传快。”
空气绷得紧,像一根饱满的弦。
门外脚步急促。常之朗推门而入,把一叠刚打印的材料放上来:“南巢创投新增两条资金流,指向湾南旧地块,批签倒在某副主任‘病假期间’。”
场内一瞬安静。李一凡抬起眼,黑眸里没有怒,只有锋。
“纪检、组织部——当场立案。金融分局,把银行‘审批日志四同屏’调出来,坐席号、登录地、时间戳,一个都不放过。信息组准备事实包,晚上十点前上墙,不要形容词,只要编号。”
“收到。”
“还有,”他把最上面的那张批签单轻轻推回去,“把这位副主任的‘病假条’一并核验,不要放过任何一枚回形针。”
场内有人呼吸发重。那不是害怕,而是被唤醒的兴奋。
“群众代表到哪儿了?”
“在三楼旁听席。”
“请他们下来。”李一凡起身,“今天群众坐第一排。”
几分钟后,几位代表推门而入。鞋子湿了,眼睛亮着。李一凡侧身,把他的位置空出一半,抬手示意:坐。
“说你们最关切的。”
一位年轻父亲站起来:“书记,我钥匙拿到了,但墙角还有一处阴影,物业答应三天修好……”
“别三天,”李一凡打断,“七十二小时修复台账现在就在屏幕右下角,下午我再看一遍。修不好,黄卡;黄卡两次,换人。”
另一个老人握着帽檐:“取号我总点错。”
“从今天起,‘咨询’和‘受理’弹窗分开,字体放大两号。你点错,系统也不启动时钟。”
老人怔了怔,忽地笑了:“那我不怕了。”
“怕的不是群众,怕的是假动作。”李一凡收回视线,“以查促建,查不是抓人,是抓流程;建不是喊口号,是把流程钉在墙上。”
他掀起第二份材料:“凡星投资的子池,今天并联入‘以查促建’观察项。首投十亿,只投岭州智造的第一颗种子。钱可以慢,证据不能慢;钱可以审,路径必须明。”
有人忍不住问:“书记,这样压节奏,会不会把干部压怕?”
“怕什么?”他转头,“怕见光?还是怕见人?”
一秒静默。
“不作为不在容错里,胡作为也不在。只要当日纠偏、留痕可审,叫探索;躲躲闪闪、拖拖拉拉,叫不配。”
常之朗把一行小字贴到白板:“查—构—建—评:最长72小时。”
“下午四点,我去桂浦大厅随机抽号;晚上七点,去岭海北岸看复验;九点半,连线韶川财政看回执;十点,把‘事实清单’放到首页第一屏。”李一凡收起笔,“今天每一项,都要给群众一个能点开的编号。”
会议散得很快。雨更大了,门外是冲刷后的空气。李一凡没有打伞,直接上车。
——
桂浦政务大厅,四点零五分。
取号机前排起长龙。一个员工把“咨询\/受理”两张红蓝贴纸按在屏幕两侧,字体比早上大了一圈。李一凡排在队尾,戴口罩,不说话。
轮到一个老人,手指在屏上犹豫。系统自动弹出提示:“您正在进入咨询,不启动办理时钟;若要受理请点右侧。”
老人点了右侧。号码“G001”跳出。全场齐齐松一口气。
李一凡抬起眼,目光掠过窗口主管:“今天做的事,明天还要做好。”
——
岭海北岸,七点十二分。
雨停了,风把塔吊吹得低低作响。消防联动复验,红灯灭,绿灯亮。群众代表把“复验通过”贴在电梯口,下面是时间戳与签名。
“节点拨付随后到账,”黄芷的电话从另一端递过来,“电子回执换成了五分钟内自动弹出。”
“别说回执快,”李一凡站在楼道里,“说群众看到快。”
——
九点四十,韶川财政调度中心。
大屏上“电子回执时滞”的红环缩到细细一圈。
“谁还在用‘卡顿’当理由?”
“没人了。”
“很好。”他顿了顿,“夜校加课保留,但从今晚起,改讲‘如何把错误讲明白’。”
十点整,透明窗首页更新。《事实清单(十五号)·以查促建第一日》上墙。
首栏:桂浦弹窗纠偏上线,误触率降至1.1%。
次栏:岭海消防否决—返工—复验用时三小时二十四分。
三栏:韶川回执时滞从二十分钟降到五分钟。
四栏:岭北补传抽签视频,群众代表在旁签下“已见证”。
最底,是凡星子池的“用途摘要+编号脱敏”两行字——清清楚楚。
评论区很安静。顶端一条留言:
“今天看见的,比昨天放心。”
夜风过廊,楼道的灯把阴影切成一格格。常之朗把白板擦干净,四个字留在中央:上墙即考。李一凡把便签按住,转身离开。脚步声在空廊里敲出来,钝,却稳。
这座海风把窗帘吹得猎猎作响的城市,正在把爽感写进制度,把面子写成里子。下一步,他要把这股劲道,钉到更多人的位子上。